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郑獬的《对雪寄一二旧友呈张仲巽宗益运判》 全文: 少年喜风雪,走上百尺楼。 买酒不论钱,贳却紫貂裘。 相从尽豪客,楼下系紫骝。 雄心视宇宙,万事叶沉浮。 欲骑凤凰去,肯顾万户侯。 误奏上林赋,白衣对冕旒。 一钓沧海空,遂跨六鳌头。 去年辞紫微,龙节得荆州。 渚宫美游观,绛帐压清流。 风雪不异昔,乱眼玉花稠。 日月翻两车,俄惊十五秋。 故人如飞云,零落不能收。 老意虽未伏,酒量已难投。 吊影对明烛,金樽谁献酬。 隔年得一书,何足解沉忧。 安得缩地术,来此醉相留。 故人不可见,敢忘贫贱游。
参考注释沧海 大海。以其一望无际、水深呈青苍色,故名 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曹操·步出夏门行》 六鳌亦作“ 六鰲 ”。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。相传 渤海 之东,有一深壑,中有 岱舆 、 员峤 、 方壶 、 瀛洲 、 蓬莱 五山,乃仙圣所居之地。然五山皆浮于海,常随潮波上下往还。“帝恐流於西极,失群仙圣之居,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,举首而戴之。迭为三番,六万岁一交焉。五山始峙而不动。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,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,一钓而连六鼇,合负而趣归其国,灼其骨以数焉。於是 岱舆 、 员嶠 二山流於北极,沉於大海,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。”事见《列子·汤问》。 唐 李白 《登高丘而望远海》诗:“登高丘,望远海,六鼇骨已霜,三山流安在?” 明 夏完淳 《代人赠镇府》诗:“六鼇还镇澥,八柱独承天。”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回港舟中诗》:“雄驱岛屿飞千里,怒战貔貅走六鰲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