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师道的《赠陈公衮》 全文: 玉皇诏我自旴城,下车期年微政声。 唯得奇童颖川子,年始七岁业老成。 手挥椽笔书大字,口诵五经富强记。 君非祖德积馀庆,来裔安能具神智。 一见降羡增嗟呼,寄言昭武元正夫。 长歌大轴贻褒赞,比拟刘晏李泌徒。 近来诗思复清峻,辞赡格老实奇俊。 居赏亲试一一精,奏达帝聪彰圣运。 英庙激赏人中禅,俞旨颁降政事堂。 临轩未暇召人对,龙驾俄闻升上苍。 举世才命各有待,俊气尚幼佳名在。
名句书法欣赏 英庙激赏人中禅,俞旨颁降政事堂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激赏 非常赞赏 激赏不已 人中 位于上唇中线的垂直沟,人体穴位之一 俞旨表示同意的圣旨。 宋 司马光 《辞枢密副使第三札子》:“臣前者两次曾辞免枢密副使,未奉俞旨。” 宋 陆游 《谢致仕表》:“奉祠虽佚,窃食靡安,兹洊贡於忱辞,始恭承於俞旨。”《明史·方从哲传》:“ 从哲 乃叩首 仁德门 ,跪俟俞旨,帝终不报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贾奉雉》:“ 贾 屡疏恬退,未蒙俞旨,未几而祸作矣。” 颁降犹颁布。 宋 庞元英 《文昌杂录》卷五:“因颁降拟举陞陟人数式,遂得见天下具员,他处则无也。” 明 何良俊 《四友斋丛说·经二》:“﹝ 九峰 ﹞谓予曰:‘ 陈 説朝廷已颁降天下,不可以 刘 言改易语人也。’” 政事堂唐 宋 时宰相的总办公处。 唐 初始有此名,设在门下省,后迁到中书省。 开元 十一年(公元723年)改称中书门下,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。下设吏、枢机、兵、户、刑礼五房。 北宋 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,简称中书,与枢密院分掌政、军,号称“二府”。 元丰 改制后,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,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。 宋 苏辙 《龙川别志》卷上:“ 太祖 登 正阳门 ,望城中诸军未有归者,乃脱甲诣政事堂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