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欧阳修的《赠杜默》 全文: 南山有鸣凤,其音和且清。 鸣於有道国,出则天下平。 杜默东土秀,能吟凤凰声。 作诗几百篇,长歌仍短行。 携之入京邑,欲使众耳惊。 来时上师堂,再拜辞先生。 先生颌首遣,教以勿骄矜。 赠之三豪篇,而我滥一名。 杜子来访我,欲求相和鸣。 顾我文字卑,未足当豪英。 岂如子之辞,铿鍠间镛笙。 淫洼俗所乐,百鸟徒嘤嘤。 杜子卷舌去,归衫翩以轻。 京东聚群盗,河北点新兵。 饥荒与愁苦,道路日以盈。 子盍引其吭,发声通下情。 上闻天子聪,次使宰相听。 何必九包禽,始能瑞尧庭。 子诗何时作,我耳久已倾。 愿以白玉琴,写之朱丝绳。
名句书法欣赏 南山有鸣凤,其音和且清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南山 指终南山,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鸣凤 指《鸣凤记》,传奇剧本,为明代王世贞门客作,写杨继盛与严嵩斗争被害惨死的故事 皆奏鸣凤。——清· 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 更奏鸣凤。 音和反切的一种。指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声母相同,反切下字与所切之字声调及韵母相同。也称“音和切”。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艺文二》:“所谓切韵者,上字为切,下字为韵。切须归本母,韵须归本等。切归本母,谓之音和,如‘德红’为‘东’之类。‘德’与‘东’同一母也。”《切韵指掌图·检例下》:“凡切字,以上者为切,下者为韵,取同音、同母、同韵、同等四者皆同,谓之音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