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舜俞的《中秋翫月宴友》 全文: 秋风清且劲,夜月澄无哗。 月当澄清间,百倍常光华。 金盘挂滉漾,水鉴磨痕瑕。 未离碧海久,渐到黄道斜。 嫦娥琼肌滑,羞死吴宫娃。 蟾蜍银窟寒,不穴死水蟆。 依稀闻兔捣,仿像见桂花。 岂止数千里,已照万人家。 都人尤侈盛,时节惜芳佳。 楼台延皓魄,帘幕去周遮。 交错宴子女,嘈杂鸣箫笳。 清影落酒盏,爽气侵巾纱。 常明复置烛,掷果如散沙。 而我旅其间,甚贫亦可嗟。 遂召朋友云,可饮文字耶。 客来俄满堂,风棱森镆铘。 主人出对客,衰病植蒹葭。 所共天上景,能如富者奢。 污樽荐醅蚁,獠羞错鱼虾。 释焉帽与带,果止柰与瓜。 高言抗峥嵘,冲灵坦凹窳。 情亲弗委曲,论极成纷拿。 寒棱入吟骨,欢意自天涯。 不因斗柄转,岂信漏刻赊。 无端鸡三号,渐引鼓五挝。 良会诚惜已,同心又何加。 残辉促坐席,晓意生微霞。 明发作此诗,遗我异时夸。
参考注释无端(1) 没来由;没道理 无端滋事 (2) 品性不端正 无端贱婢 (3) 没有尽头 三号(1).三次号哭。《礼记·丧大记》:“北面三号,捲衣投於前。” 孔颖达 疏:“三号,号呼之声三徧也。”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 老耼 死, 秦失 吊之,三号而出。” 清 钱谦益 《挽西蜀尹西有》诗:“盍以三号观 季札 ,谁从永夜问 班彪 。” (2).第三次鸣叫。《史记·历书》:“时鷄三号,卒明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三号,三鸣也。” 周君适 《伪满宫廷杂忆·我走进了小天地》:“鸡三号,更五点,此时拜疏击大阉。” 引鼓比喻响雷。 元 鲜于必仁 《折桂令·蓟门飞雨》曲:“几点翻飘,数声引鼓,一霎倾盆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