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刘禹锡的《武陵观火诗》 全文: 楚乡祝融分,炎火常为虞。 是时直突烟,发自晨炊徒。 盲风扇其威,白昼曛阳乌。 操绠不暇汲,循墙还避逾。 怒如列缺光,迅与芬轮俱。 联延掩四远,赫奕成洪炉。 汹疑云涛翻,飒若鬼神趋。 当前迎焮赩,是物同膏腴。 金乌入梵天,赤龙游玄都。 腾烟透窗户,飞焰生栾栌。 火山摧半空,星雨洒中衢。 瑶坛被髹漆,宝树攒珊瑚。 光县与琴焦,旗亭无酒濡。 市人委百货,邑令遗双凫。 馀势下隈隩,长熛烘舳舻。 吹焚照水府,炙浪愁天吴。 灾罢云日晚,心惊视听殊。 高灰辨廪庾,黑土连闉闍。 众烬合星罗,游氛铄人肤。 厚地藏宿热,遥林呈骤枯。 火德资生人,庸可一日无。 御之失其道,敲石弥天隅。 晋库走龙剑,吴宫伤燕雏。 五行有沴气,先哲垂訏谟。 宋郑同日起,时当贤大夫。 无苛自可乐,弭患非所图。 贤守恤人瘼,临烟驻骊驹。 吊场色惨忸,颜失词劬愉。 下令蠲里布,指期轻市租。 閈垣适未立,苫盖自相娱。 山木行剪伐,江泥宜墐途。 邑臣不必曾,何用征越巫。
参考注释吊场亦作“吊场”。戏剧术语。一出戏的结尾,其他演员都已下场,留下一、二人念下场诗;或一出戏中一个场面结束,由某一演员说几句说白,转到另一个场面。 宋 无名氏 《错立身》戏文第十二出:“浄末卜吊场下。” 明 汤显祖 《牡丹亭·肃苑》:“‘绣户女郎閒鬭草,下帷老子不窥园。’(下)[贴弔场]且喜 陈师父 去了。叫花郎在么?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骂筵》:“[净、副净从人喝道下][末弔场介]。”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演习·语言恶习》:“如两人三人在场,二人先下,一人説话未了,必宜稍停以尽其説,此谓‘弔场’,原系古格。” 失词见“ 失辞 ”。 劬愉恳切和悦。 唐 刘禹锡 《武陵观火》诗:“吊伤色惨怛,唁失词劬愉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