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王冕的《村田乐祭社图》 全文: 春风吹晴杏花雨,东村西村鸣社鼓。 长旂翩翩导前路,乐舞于于成队伍。 冠带郎君颜貌古,插竹簪花相媚妩。 可是平生惯尘土,不学时人觑面目。 髦髦童儿亦□□,骑牛老儿妄伛偻。 桑柘影斜山日暮,醉饱归来同笑语。 田家之乐乐如许,正是太平无事处。 孰知异世多官府,村乐荒凉无此举。 大家役役如征戍,小家戚戚驱儿女。 白日康庄□□多,黔黎尽作逃亡户。 云林丛社能识取,抚绥宁信巅崖苦。 按图阅景自凄楚,谁是龚黄谁卓鲁? 参考注释桑柘(1).桑木与柘木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春之月﹞命野虞无伐桑柘,鸣鳩拂其羽,戴胜降於桑。” 宋 朱彧 《萍洲可谈》卷二:“而先植桑柘已成,蚕丝之利,甲於东南,迄今尤盛。” 元 张养浩 《寨儿令·绰然亭独坐》曲:“杨柳风微,苗稼云齐,桑柘翠烟迷。” 清 周亮工 《樵川城中》诗:“林边桑柘好,何地认烽烟。” (2).指农桑之事。 唐 韩愈 《县斋有怀》诗:“惟思涤瑕垢,长去事桑柘。” 清 黄宗羲 《郑兰生八十寿序》:“先生沉名於桑柘,弋者何慕。” 日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,炊烟袅袅 日暮,所击杀者无虑百人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 醉饱(1).谓酒食过度。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形民之力,而无醉饱之心。” 孔颖达 疏:“食充其腹谓之饱,酒卒其量谓之醉。醉饱者,是酒食饜足过度之名也。”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具言 灌夫 醉饱事,不足诛。” 唐 韩愈 《顺宗实录二》:“或相聚饮食於肆,醉饱而去。” 鲁迅 《南腔北调集·祝中俄文字之交》:“包探,冒险家, 英国 姑娘, 菲洲 野蛮的故事,是只能当醉饱之后,在发胀的身体上搔搔痒的。” (2).“醉酒饱德”的略语。《隶释·魏大飨碑》:“莫不歆淫宴喜,咸怀醉饱。”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,归来泪满巾。——宋· 张俞《蚕妇》 去时里正与裹头,归来头白还戍边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 笑语 指谈笑;玩笑的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