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何吾驺的《寄邓存宇宪使》 全文: 岐海波仍润,仁山月满楼。 高名驰百粤,过化忆三州。 柏列滇南戟,棠阴岭道稠。 潺湲思泰岳,睇望阻遐陬。 人弃摧枯木,君怜揽敝裘。 金台容御李,珠海幸依刘。 山月入帘夜,江云放棹秋。 深杯忘我辈,横被剧仙舟。 人自龙门远,书来雁帛遒。 千言怜国士,双爵重吴钩。 草莽存交谊,天涯动客愁。 从销金石烬,不变海波流。 杳杳嗟驹隙,悠悠问女牛。 藐孤哀骨毁,弱羽阻云脩。 紫气函关满,青峰太华浮。 纡衡金马在,揽胜碧鸡留。 霜肃社无鼠,风清夜不桴。 勒铭关塞日,倘许借前筹。
参考注释国士(1).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皆曰:国士在,且厚,不可当也。”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:“ 知伯 以国士遇臣,臣故国士报之。” 宋 黄庭坚 《书幽芳亭》:“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。” 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维扬生》:“以 张良 、 韩信 之才,不识为国士。” (2).一国中最勇敢、有力量的人。《墨子·公孟》:“国士战且扶人,犹不可及也。今子非国士也,岂能成学又成射哉!”《荀子·子道》:“虽有国士之力,不能自举其身,非无力也,势不可也。” 王先谦 集解:“国士,一国勇力之士。” (3). 太平天囯 改翰林为“囯士”。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英杰归真》:“改翰林为囯士,谓其学识超乎一囯,以囯士待之,自克以囯士报也。” 吴钩亦作“吴鉤”。钩,兵器,形似剑而曲。 春秋 吴 人善铸钩,故称。后也泛指利剑。 晋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军容蓄用,器械兼储; 吴 鉤 越 棘,纯钧湛卢。” 唐 卢殷 《长安亲故》诗:“ 楚 兰不佩佩吴鉤,带酒城头别旧游。” 叶*剑*英 《重读<论持久战>》诗:“一篇《持久》重新读,眼底吴钩看不休。”参见“ 吴鸿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