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晓起》 全文: 晓起凭轩楹,林泉供静怡。 假山凝宿润,新花濯故枝。 洒然衣袂凉,九夏如秋时。 俯仰足适兴,何必登崇台。 是时甘雨足,膏泽遍草莱。 念彼垄亩间,新秧正含滋。 抚景廑重农,岂以恣游嬉。 恭已奉三无,澄心待万几。
参考注释俯仰(1) 低头和抬头,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,进退俯仰。——《左传·定公十五年》 俯仰由人 (2)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,已成陈迹。——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 适兴犹遣兴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:“偶与朋友辈适兴閒步,容或有之,并无越礼之事。” 清 陈梦雷 《涌泉寺》诗:“俗客少过偏适兴,老僧静对更忘言。”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登崇(1).举用推尊。 唐 韩愈 《进学解》:“方今圣贤相逢,治具毕张,拔去兇邪,登崇俊良,占小善者率以録,名一艺者无不庸。” 宋 刘克庄 《满江红》词:“筹边外,招徠名胜,登崇勋旧。” 清 顾炎武 《日知录·重厚》:“有国者,登崇重厚之臣,抑退轻浮之士,此移风易俗之大要也。” (2).进奉崇敬。《宋史·乐志九》:“登崇庙祏,勒号璠璵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