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吕陶的《韩子定嘉雪应祈二首·其一》 全文: 晋地素瘠埆,所忧冬气差。 明神享其诚,瑞霰飘为花。 轻丝瞥已没,散漫扑水涯。 大片殊易积,彷佛填丘窊。 饥鹰健欲击,伏虎冻不拿。 北响少鸣雁,南飞绝惊鸦。 肃然天地中,靡闻一声哗。 楼观动晓色,江湖压晴沙。 度曲宜鼓琴,卷叶难吹笳。 顾此勤敛俗,趋时务耕畬。 三冬苟失望,二麦将不芽。 造化善从欲,沾滋罔遗遐。 须为盈尺喜,勿兴祁寒嗟。 清威俨开府,和气方当衙。 馀润匝千里,欢声同一家。 天人报应间,其速如驰车。 我公心在民,致祷诚乃加。 康衢有歌咏,继者惭馀哇。
参考注释鸣雁(1).《诗·邶风·匏有苦叶》:“雝雝鸣雁,旭日始旦,士如归妻,迨冰未泮。” 毛 传:“雝雝,雁声和也。纳采用雁,旭日始出,谓大昕之时。” 郑玄 笺:“雁者,随阳而处,似妇人从夫,故昏礼用焉。”后用“鸣雁”指嫁娶之事。 北周 庾信 《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》:“三星照夜,佇稽鸣雁之期;七日秉秋,坐廌飞皇之兆。” 倪璠 注:“婚姻六礼皆用雁,故云鸣雁之期。” (2).鸣啼的大雁。 三国 魏 阮籍 《咏怀》之九:“鸣雁飞南征,鶗鴂发哀音。” 南朝 宋 范泰 《九月九日》诗:“劲风肃林阿,鸣雁惊时候。” 宋 陆游 《冬晴》诗:“鸣雁过长空,纤鳞泳清池。” (3).古地名。在今 河南省 杞县 北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 衞侯 伐 郑 ,至于 鸣雁 ,为 晋 故地。” 杨伯峻 注:“ 鸣雁 在今 河南 杞县 北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