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宋祁的《思归》 全文: 心悸真摧橹,年衰逼异糧。 西征何日赋,东走向来狂。 遂隔承明谒,虚称建礼郎。 去都魂黯黯,思幄泪浪浪。 见{上艹下戾}惭纡绶,逢荷误索囊。 醒无次公酒,老畏侍中香。 前席初延问,烦言已中伤。 翕眉争恃笑,绕指讵容钢。 事隐或投杼,根危因拔杨。 阴收主父草,几落尝人章。 雾露淮天恶,亭皋楚塞长。 平时犹有感,尔日固迴肠。 溪涨淹蒲牒,洲风挫药房。 芿区晴外远,山疊暝前苍。 毒虺寒犹蠚,饥豺昼不藏。 若为贪坐阁,自此戒垂堂。 沦骨深恩在,雕蟲绪业荒。 身孤惟夕梦,时到黼帷傍。
名句书法欣赏 前席初延问,烦言已中伤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前席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 卫鞅 復见 孝公 。公与语,不自知厀之前於席也。”后以“前席”谓欲更接近而移坐向前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 文帝 思 贾谊 ,徵之。至,入见,上方受釐,坐 宣室 ,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。 谊 具道所以然之故。至夜半, 文帝 前席。” 唐 李商隐 《贾生》诗:“可怜夜半虚前席,不问苍生问鬼神。” 清 唐才常 《侠客篇》:“前席以置词,恨血斑云罍。” 延问请教询问。《后汉书·方术传上·樊英》:“﹝天子﹞待以师傅之礼,延问得失。” 宋 文莹 《玉壶清话》卷一:“道士 苏澄隐 迎鑾驾,霜简星冠,年九十许,气貌翘竦,上因延问甚久。” 烦言(1).气愤或不满的话。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心无结怨,口无烦言。” 宋 苏轼 《拟进士对御试策》:“臣恐逐者不已,而争者益多,烦言交攻,愈甚於今日矣!”《明史·逯中立传》:“公议壅閼,烦言滋起。” (2).絮烦无用,于事无补的话。《商君书·农战》:“烦言饰辞,而无实用。”《隋书·经籍志一》:“驰骋烦言,以紊彝敍,譊譊成俗,而不知变,此学者之蔽也。”《文献通考·经籍一》:“苟因陋就寡,分文析字,烦言碎辞,学者罢老,且不能究其一蓺。” 中伤 诬陷或恶意造谣,旨在毁坏人的名誉 有忤逆于心者,必求事中伤。——《后汉书·杨秉传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