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降旨添设五城粥厂诗以志事》 全文: 连岁荐臻涝,灾较昨年甚。 截漕五十万,潦区供炊饪。 五城有常例,冬令赈粥沈。 念兹饥馑多,如伤实切朕。 宣命倍数施,远村计口廪。 宪臣时体察,侍史其勤恁。 宁辞济舆讥,庶救转壑凛。 调幕乏良方,忸怩吾心审。
参考注释五城 指五城御史。清时京城内分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 京兆五城不敢专决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 常例(1).常规;惯例。《晋书·贾充传》:“至於 周 之 公旦 , 汉 之 萧何 ,或豫建元子,或封爵元妃,盖尊显勋庸,不同常例。”《北齐书·樊逊传》:“才高不依常例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三八回:“往常时,但是发来的配军,常例送银五两。”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掌故·端肃案》:“惟以国计民生为念,岂能拘守常例。” (2).“常例钱”的略称。《京本通俗小说·拗相公》:“若或洩漏风声,必是汝等需索地方常例,诈害民财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六:“旧规但是老爹们来,只在省城住下,写个諭帖,知会我们开本花名册来,秀才廪银中,扣出一个常例,一同送到。”《说岳全传》第七回:“他们可有常例送来么?”参见“ 常例钱 ”。 冬令(1) 冬季 (2) 冬季的气候 春行冬令(春天的气候像冬天) 赈粥旧时为灾民或贫民施粥。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荒政·赈济》:“近见北方賑粥,奸胥侵蚀薪价,以石灰块置釜底。粥汤沸起,而粒易熟烂,饥民食之,肠腹澁胀,每多成疾而死。” 清 阮元 《雷塘阡表》:“ 杭州 刱建 普济堂 ,冬賑粥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