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文珦的《悠悠荒路行》 全文: 悠悠荒路间,能使客心恻。 千里无居人,茫茫但蓁棘。 东西失蹊径,南北迷阡陌。 室庐尽空虚,坟垄皆发掘。 日行畏虎狼,夜卧忧盗贼。 今日狐兔场,当年帝王国。 兴亡故常理,何为至斯极。 泪下如流泉,潸潸自沾臆。 否泰恒相代,乘时圣明出。 垂衣成至治,天下定宇一。 四夷奉琛贽,万国尊王室。 礼乐复兴行,流离再巡集。 鸡犬声相闻,田畴富黍稷。 徵以鸿雁诗,於焉在中泽。
参考注释礼乐礼节和音乐。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乐也者,情之不可变者也;礼也者,理之不可易者也。乐统同,礼辨异。礼乐之説,管乎人情矣。” 孔颖达 疏:“乐主和同,则远近皆合;礼主恭敬,则贵贱有序。”《吕氏春秋·孟夏》:“乃命乐师习合礼乐。” 高诱 注:“礼所以经国家,定社稷,利人民;乐所以移风易俗,荡人之邪,存人之正性。” 唐 杜甫 《秋野》诗之三:“礼乐攻吾短,山林引兴长。” 复兴①衰落后再兴盛起来:民族~ㄧ文艺~。 ②使复兴:~国家ㄧ~农业。流离(1) 因饥荒战祸而居无定所,到处逃难 黎民流离,困于道路。——《后汉书·和殇帝纪》 流离失散 (2) 另有“淋漓”之义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