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迈的《温陵万安桥谒忠惠蔡公祠堂留题》 全文: 欲知公这忠,须诵三谏诗。 欲知公之惠,须读万安碑。 朝廷得公重,天下失公悲。 骑鲸今几年,悠悠人见思。 今人愧前修,风流不可追。 立朝无刚容,突梯仍脂韦。 字民乏廉声,敲扑急蚕丝。 不知富贵有磨灭,芳名姱节无穷时。 游子晚出公之乡,儿时敛袵公清规。 吁嗟九原不可作,每於清夜梦见之。 所以今日拜公像,浩歌出门双泪垂。
名句书法欣赏 字民乏廉声,敲扑急蚕丝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字民抚治、管理百姓。《逸周书·本典》:“字民之道,礼乐所生。”《隋书·经籍志二》:“君臣忠义之节,经国字民之务,盖亦勤矣。” 清 钮琇 《觚賸·公归集》:“﹝ 陆稼书 ﹞慈惠字民,强毅任事,一时有神君之颂。” 廉声廉洁的声誉。《宋史·选举志六》:“时荐举固多得人,然有或乏廉声而举充廉吏,或素昧平生而举充所知,或不能文而举可备著述。”《宋史·王阮传》:“﹝ 王阮 ﹞调 南康 都昌 主簿,以廉声闻,移 永州 教授。” 敲扑见“ 敲扑 ”。 亦作“ 敲扑 ”。鞭打的刑具,短曰敲,长曰扑。亦指敲打鞭笞。《文选·贾谊<过秦论>》:“履至尊而制六合,执敲扑以鞭笞天下。” 李善 注:“ 臣瓚 以为短曰敲,长曰扑。”《史记·陈涉世家褚少孙论》引作“敲朴”。 南朝 齐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道帙长殯,法筵久埋;敲扑諠嚣犯其虑,牒诉倥偬装其怀。” 清 戴名世 《李月桂家传》:“吾不忍民之死于敲扑也。” 辕孙 《露西亚虚无党·绪言》:“受其敲扑而不知痛,受其压制而不知苦。” 蚕丝 家蚕为结茧而吐的丝,可用来纺织绸缎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