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降旨免经过州县赋十分之三诗以志事》 全文: 北巡经赤县,例免三弗取。 去岁及前年,乃至十之五。 诚以遭荐饥,民艰廑心苦。 两熟幸去岁,元气复未睹。 今夏麦胜昨,大田若旸雨。 按辔所经历,翼翼芃稷黍。 登场在指日,审足资三釜。 可以按恒例,免三增惠汝。 其实赋几何,宁如遇丰庑。 天恩信博济,人事终小补。
参考注释荐饥连年灾荒;连续灾荒。《左传·僖公十三年》:“ 晋 荐饥。” 孔颖达 疏引 李巡 曰:“连岁不熟曰荐。” 宋 苏轼 《喜雨亭记》:“五日不雨则无麦……十日不雨则无禾。无麦无禾,岁且荐饥,狱讼繁兴,而盗贼滋炽。” 见“ 荐饥 ”。 亦作“ 荐飢 ”。连年灾荒;连续灾荒。荐,通“ 洊 ”。《北史·儒林传下·黎景熙》:“或恐极阳生阴,秋多雨水,年復不登,人将无颜。如又荐飢,为虑更甚。” 清 陆以湉 《冷庐杂识·担粥》:“ 道光 癸巳, 林文忠公 抚 吴 ,冬荐饥。” 民艰民众的艰难困苦。 明 唐顺之 《凤阳等处灾伤疏》:“伏乞勅下户部,俯念民艰。” 清 侯方域 《豫省试策四》:“皇帝軫念民艰,正供之额,概从俭薄。” 梁启超 《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:“ 先秦 学者,生当乱世,目击民艰,其立论大率以救世厉俗为主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