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本才的《偈十二首·其十一》 全文: 袖里暂闲医国手,岸巾来访卧云人。 相逢一笑千峰顶,高下森罗百亿身。 相逢一笑,万壑风清。 大冶精金,应无变色。 黄檗昔遇裴相国,当头一劄,冷暖自知。 睦州久契陈尚书,剖露肝肠,清虚廓落。 正当今日,宾主互换。 觌体唱酬,似空藏空,如镜照镜。 芥子拈来敲石窟,须知渠是个中人。
参考注释尚书(1) 中国古代官名。执掌文书奏章。作为官名,始置于战国时,或称“掌书”。秦为少府属官,汉武帝提高皇权,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,地位逐渐重要。后各朝均有设置,清代相沿不改 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此悉贞良死节之臣,愿陛下亲之信之。——三国蜀· 诸葛亮《出师表》 上书乞骸骨,征拜尚书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 (2) 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长官 兵部尚书 剖露 剖开使露出;表露 心灵剖露 肝肠 肝和肠。多与其他词连用比喻人的某种心绪。如肝肠寸断;肝肠如焚 虚廓亦作“虚霩”。1.道家指天地未形成时的状态。后亦指天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道始于虚霩,虚霩生宇宙,宇宙生气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驱车篇》:“飡霞漱沆瀣,毛羽被身形。发举蹈虚廓,径廷升窈冥。” 晋 傅玄 《大寒赋》:“彩虹藏于虚廓兮,鳞介潜而长伏。” (2).空阔。 宋 胡仔 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东坡二》:“天地虽虚廓,惟海为最大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