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廷美的《送赵进士瑶还泉州》 全文: 识子何不早,见子即倾倒。 朝来江上送客归,欲行未行心草草。 子行逸思何飘飘,神仙气爽金玉标。 去年曾占鳌头选,平地走马如丹霄。 今年召对五云里,万言一献天颜喜。 此行深荷圣恩饶,人生际遇曾无几。 都门三月丽人天,软红娇紫争春妍。 晴云重绕蓟北树,暖风独送江南船。 孤帆渺渺带残日,一雁斜飞去无迹。 倚篷翻忆新交游,回首金台犹只尺。 到家想及红蕖香,四方观者如堵墙。 固不学相如之归蜀,季子之还乡。 亦不学闭门脱尘俗,旧书更把殷勤读。 明年有诏徵还朝,早束行装献荆玉。
参考注释明年 今年的下一年 越明年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明年复攻赵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明年陵降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 诏徵皇帝下令征召。《后汉书·丁鸿传》:“ 永平 十年詔徵, 鸿 至即召见。” 唐 韩愈 《送侯参谋赴河中幕》诗:“又欲面言事,上书求詔徵。” 还朝返回朝廷。《宋书·江夏文献王义恭传》:“二十九年冬,还朝,上以御所乘苍鹰船上迎之。” 元 吴澂 《贾侯修庙学颂》:“ 至大 二年,还朝拜户部尚书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入了 浙江 境,才打听得 危素 已还朝了。” 行装 外出时携带的衣物、被褥等 整理行装 今其行装盛。——清· 张廷玉《明史》 荆玉(1). 荆山 之玉。即和氏璧。 晋 卢谌 《览古》诗:“连城既伪往, 荆 玉亦真还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送石秀才下第还赵州》诗:“ 荆 玉已三献, 冀 群当一空。” (2).喻美质贤才。《艺文类聚》卷四七引 晋 孙绰 《贺司空修(循)像赞》:“质与 荆 玉参贞,鉴与南金等照。” 唐 权德舆 《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,其年停贡举》诗:“ 荆 玉收难尽, 齐 竽喜暂閒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