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晁说之的《柳集亡食虾蟆诗因有作》 全文: 我读柳侯诗,不见虾蟆篇。 所亡谅非一,抚卷为慨然。 不应流落人,吟咏亦不前。 问尔胸中奇,何以能弃捐。 汤汤柳之水,渔无鲂与鱣。 背脊得虾蟆,樽俎荐春鲜。 莫言形貌恶,素蛾与婵娟。 柳侯比豢豹,赖以韩诗传。 如闻大吕方,乃无黄锺圆。 问之州鸠氏,政令恐不宣。 我尝求元唱,其深在九渊。 侯诗虾蟆美,人人垂馋涎。 虾蟆窃自惧,子孙将不延。 柰此文字何,偷攘付蜿蜒。 蜿蜒与虾蟆,腥介每相怜。 遂令连璧孤,不知今几年。 念我少年日,未识侯诗妍。 晚见海上老,口诵尽残编。 因之得扬搉,今古共周旋。 此老可补亡,已矣泪潺湲。
参考注释政令 政府发布的法令 不宣(1).不显扬;不公开说出。《书·盘庚中》:“汝不忧朕心之攸困,乃咸大不宣乃心。” 曾运乾 正读:“宣、显白也。”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宴语之不怀,宠光之不宣。” 杜预 注:“宣,扬也。”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:“大王功德之著,於后世不宣。” 明 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卷下:“学者之趋不一,师门之教不宣也,乃復取逸稿,采其语之不背者,得一卷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五回:“﹝他﹞此时憋在心里,密而不宣。” (2). 汉 杨修 《答临淄侯笺》:“反答造次,不能宣备。”后以“不宣”谓不一一细说。旧时书信末尾常用此语。 唐 陈子昂 《为苏令本与岑内史书》:“谨奉启不宣,某再拜。” 宋 杨万里 《与张严州敬夫书》:“不貲之身,愿为君民爱之重之!不宣。”参阅 宋 魏泰 《东轩笔录》卷十五、 清 俞樾 《曲园杂纂·订胡不宣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