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登永佑寺舍利塔作歌》 全文: 玲珑九层塔,江南则夥江北无。 我因南巡忽欲肖杰搆,曾仿六和报恩之塔于京都。 一圮一燬终弗蒇厥事,亦吟志过之作语出于衷实非诬。 同时建于此者乃无恙,鉴前辙命改筑为以徐。 阅十年斯巍然成窣堵,秋巡拾级乃得畅意观宏模。 八窗洞达琉璃道,曾非枝撑蔽亏之处寻幽途。 上造天门通颢气,其下惟有青云扶。 列水咫尺细似带,塞山遥拱围如郛。 竖穷万古横遍十分界,到此一弹指顷皆空诸。 何况形家之言本诞幻,区分南北为拘墟。 试看舍利光焕永佑矗林闾,因之诘戎驭远怀久图。
参考注释同时(1) 同时代;同一时候 同时发生 同时发火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(2) 并且 任务艰巨,同时时间又很紧迫 于此(1).在此。 汉 司马相如 《上林赋》:“顺天道以杀伐,时休息於此。”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陶徵士诔》:“依世尚同,诡时则异。有一於此,两非默置。” (2).如此。 汉 阮瑀 《为曹公作书与孙权》:“思计此变,无伤於孤。何必自遂於此,不復还之。” (3).至此;至今。 宋 苏轼 《潮州修韩文公庙碑》:“独 韩文公 起布衣,谈笑而麾之。天下靡然从公,復归于正,盖三百年於此矣。” 无恙(1) 无灾祸 岁亦无恙耶?——《国策·齐策》 安然无恙 (2) 平安;没有疾病 民亦无恙耶?王亦无恙耶?——《国语·齐策》 无恙,幸甚幸甚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 无恙也。——明· 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 别来无恙? 前辙(1).以前车轮压出的痕迹。喻以前的错误或教训。《南史·齐高帝诸子传下论》:“自 宋 受 晋 终, 马氏 遂为废姓, 齐 受 宋 禪, 刘 宗尽见诛夷, 梁武 革 齐 ,弗取前辙, 子恪 兄弟,并皆録用。” 明 徐渭 《奉答冯宗师书》:“如以为 魏公 既作法象章,又作圆三五章,则重复之病,不犯前辙耶?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阎王》:“由是立改前辙,遂称贤淑。” (2).喻指前人的作品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封禅》:“虽復道极数殫,终然相袭,而日新其采者,必超前辙焉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