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李洞的《述怀二十韵献覃怀相公》 全文: 帝梦求良弼,生申属圣明。 青云县器业,白日贯忠贞。 霭霭随春动,忻忻共物荣。 静宜浮竞息,坐觉好风生。 万国闻应跃,千门望尽倾。 瑞含杨柳色,气变管弦声。 百辟寻知度,三阶正有程。 鲁儒规蕴藉,周诰美和平。 碧水遗幽抱,朱丝寄远情。 风流秦印绶,仪表汉公卿。 忠谠期登用,回邪自震惊。 云开长剑倚,路绝一峰横。 九野方无事,沧溟本不争。 国将身共计,心与众为城。 早晚中条下,红尘一顾清。 南潭容伴鹤,西笑忽迁莺。 折树恩难报,怀仁命甚轻。 二年犹困辱,百口望经营。 未在英侯选,空劳短羽征。 知音初相国,从此免长鸣。
参考注释鲁儒鲁国 儒生。亦泛指儒家学说的信奉者、儒派学者。 唐 皇甫冉 《送孔党赴举》诗:“家承 孔圣 后,身有 鲁 儒名。” 清 顾炎武 《答徐公肃书》:“不忘百姓,敢自托於 鲁 儒;维此哲人,庶兴哀於 周 雅。” 蕴藉 含而不露 荣被吸儒衣,温恭有蕴藉。——《后汉书·恒荣传》 广德为人,温雅有酝藉。——《汉书·薛广德传》 末句“情长情短”,大有蕴藉。——《平山冷燕》 周诰指《尚书·周书》中的《大诰》、《康诰》、《酒诰》、《召诰》、《洛诰》等篇。 南朝 宋 何承天 《答宗居士书》:“婬盗著於五刑,酒辜明於 周 《誥》。” 唐 韩愈 《进学解》:“ 周 《誥》、 殷 《盘》,佶屈聱牙。” 和平(1) (2) 非暴力的;不通过战争方式的 采取和平战略 (3) 指没有敌对、争端或骚乱的 和平的环境 (4) 没有战争的 和平的方法 (5) 心平气和,和洽安宁;温和的;不猛烈的 药性和平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