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陆游的《哭杜府君》 全文: 叔高初过我,风度何玉立,超然众客中,可慕不待揖。 入都多宾友,伯高数来集,质如琮璧润,气等芝兰袭。 晚乃过仲高,午日晒行笠,匆匆遽别去,怅望空怏悒。 有如此三高,青紫何足拾。 岂无知之者,相视莫维絷。 穷鱼虽相悯,可媿吐微泾。 亦知尊公贤,何止盖乡邑。 向风每拳拳,识面真汲汲。 秋风忽闻讣,执书叹以泣。 造门不自决,追悔今何及!又闻著书富,手泽溢巾笈。 哀毁要无益,遗稿勤缀缉。
参考注释风度 美好的举止、姿态或气度 有风度的人 风度大方 玉立(1) 姿态美好 玉立的少女 (2) 节操坚定不移 (3) 比喻挺立不屈 超然(1) 超脱世俗 历史家所必需的超然态度 (2) 怅惘的样子 超然不对 客中谓旅居他乡或外国。 唐 孟浩然 《早寒江上有怀》诗:“我家 襄水 上,遥隔 楚 云端,乡泪客中尽,孤帆天际看。” 宋 戴复古 《泉南》诗:“客中归未得,岁事渐相催。” 元 尹廷高 《客中秋社》诗:“社日伤心在客中,凄然涕泪落秋风。故乡田土荒芜尽,枉向他州説岁丰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五七回:“ 寳玉 道:‘也没什么要紧,不过我想着 寳姐姐 也是客中,既吃燕窝,又不可间断,若只管和他要,也太托实。’” 瞿秋白 《赤俄之归途》:“ 中国 社会呢?客中 中国 书籍没有,不用说现代的不能研究,就是历史的都不成。于是决定回国一次。” 不待 不必,不用;不等 不待你来,他就走了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