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造的《再次韵张簿》 全文: 生世诗作癖,颇坐艰局病。 当前成风手,每来难塞请。 后身羽凿齿,名俪乃公盛。 新诗再出奇,后出尤雅正。 高吟步芳园,灵籁想随应。 荆户厌卢罗,陈势无前劲。 鍧隐度九轨,眇睨秋蛇径。 狐兔新竄伏,原前王公乘。 我学但宋璞,多惭楚珩映。 才与年貌衰,不拟拂晨镜。 妙句骈魁杰,曩见绝夸竞。 居然大小巫,讵容耻受命。 目窥曹刘墙,日有韶护听。 古今尚论间,未遽优劣订。 此意客未知,太简效规警。 平生孔文举,敢替此心敬。
参考注释九轨(1).可容九辆车并列行驶的路面宽度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匠人》:“国中九经九纬,经涂九轨。” 郑玄 注:“经纬之涂,皆容方九轨。轨,谓辙广。乘车六尺六寸,旁加七寸,凡八尺,是为辙广。九轨积七十二尺,则此涂十二步也。旁加七寸者,辐内二寸半,辐广三寸半,綆三分寸之二,金辖之间,三分寸之一。” 汉 张衡 《东京赋》:“经途九轨,城隅九雉。” 宋 苏轼 《赠眼医王生彦若》诗:“如行九轨道,并驱无击轂。” 清 唐甄 《潜书·法王》:“执此致之,直而无曲,显而无隐,如行九轨之途,更无他歧。” (2).指城中大道。 宋 苏辙 《贺雪御筵谢状》:“九轨澄清,已消尘壒之浊;三农踊跃,载歌牟麦之丰。” (3).泛指大路。 清 刘大櫆 《祭尹少宰文》:“公循九轨,径趋其乡。” (4).犹言众车。 宋 陆游 《度浮桥至南台》诗:“九轨徐行怒涛上,千艘横繫大江心。” 眇睨小看;轻视。 宋 陈造 《旅馆三适》诗之三:“饱足仍酣醺,眇睨人閒世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