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雨(三月二十日)》 全文: 启程逾半月,度岭雪非阻。 及至回畿甸,问惟沾寸许。 长途或低湿,亦或历高阜。 低处尚微泞,高则扬尘土。 顾低虑增潦,经高为望雨。 前朝东北风,昨夜飘细霔。 灵寺果循名,春膏诚锡祜。 今日驻行营,急阵霈卓午。 苏诗向所悉,岂不念行旅。 权其轻重间,我自依农父。 独因缱低田,或致迟耕务。 况闻津瀛间,涝水消未普。 慰愁两萦心,不知何所措。 然以是为恒,弗以是为苦。
参考注释长途 长的距离和路途 低湿 低而潮湿。多指地势 地低湿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低湿的山谷 高阜(1).高的土山。《吕氏春秋·爱类》:“ 河 出 孟门 ,大溢逆流,无有丘陵沃衍、平原高阜,尽皆灭之,名曰鸿水。”《旧五代史·汉书·高祖纪下》:“丙午,詔都部署 高行周 督众攻城,帝登高阜以观之。” 清 王苏 《坐大楼》诗:“奴子一挥手,礮声响高阜。” (2).犹高起。《三国演义》第一○七回:“此城山势高阜,必然水少,须出城取水,若断其上流, 蜀 兵皆渴死矣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囯·行军总要》:“即在自己所紥之衙门附近选一高阜地方,或在屋顶上,令人坐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