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祁顺的《正月十三日自清平至杨老堡午酌观音堂东翠渠》 全文: 晓发清平西,春早多阴雨。 辕门具壶觞,车马纷出祖。 杯停速分袂,意不尽宾主。 边城息烽烟,道路忘脩阻。 吟哦声呜呜,太瘦为诗苦。 山塘近清溪,驻节暂容与。 一饷即驱驰,天寒日过午。
参考注释吟哦(1) 有节奏地诵读 曼声吟哦 (2) 写作诗词;推敲诗句 执卷吟哦,搜索殊苦 驴上吟哦。——宋·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 呜呜(1).歌咏声;吟咏声。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,而歌呼呜呜快耳者,真 秦 之声也。” 汉 杨恽 《报孙会宗书》:“奴婢歌者数人,酒后耳热,仰天抚缶,而呼呜呜。” 宋 叶适 《潘广度》诗:“ 秦 声呜呜何处村, 楚 些行歌愁断魂。”《虞初新志》卷一引 清 周亮工 《盛此公传》:“好为诗,酒后呜呜吟不已。” (2).象声词。多形容低沉的声响。 唐 李德裕 《南梁行》:“呜呜晓角霞辉粲,抚剑当楹一长叹。” 清 周亮工 《呻吟床笫闻家慈病》诗:“藁间未必生还客,枕上呜呜泪满巾。” 杨朔 《中国人民的心》:“他娘却坐在热炕头上,呜呜摇着纺车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