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祯的《苏门三贤诗·其一·张于度》 全文: 明运昔中圯,奄竖奸大位。 衣冠虚南牙,政柄归北寺。 谁实钩党*魁,岳岳左与魏。 一朝槛车徵,牢户事阴秘。 伤哉史弼言,荼甘乃如荠。 容城有布衣,发愤亡鲠避。 要锧理太尉,举幡讼司隶。 贯械渤海生,赤帻夏门吏。 桑海四十年,往事如梦寐。 骨归苏门山,名在顾厨次。
参考注释太尉官名。 秦 至 西汉 设置,为全国军政首脑,与丞相、御史大夫并称三公。 汉 武帝 时改称大司马。 东汉 时太尉与司徒、司空并称三公。历代亦多曾沿置,但渐变为加官,无实权。至 宋徽宗 时,定为武官官阶的最高一级,但本身并不表示任何职务。一般常用作武官的尊称。 元 以后废。 司隶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。 汉武帝 置司隶校尉,领兵一千二百人,捕巫蛊,督察大奸猾。后罢其兵,改察 三辅 、 三河 、 弘农 七郡。 哀帝 时称司隶, 东汉 复旧称,仍察七郡。 魏 晋 以后沿用, 唐 废。参阅《通典·职官十四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