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石宝的《再作太学幡》 全文: 三尺布,踰仞竿。 太学诸生朝举幡,谁其救者司隶冤。 回天转日谅不难,请君先为遮道言。 驰道不可行,使者安可闭。 车马已没官,有过各宜悔。 但愿相公屈于理,无使司隶屈于势。 庶为邦家保廉耻。 廉耻一坏公莫轻,拜尘颂功风始成。
参考注释邦家国家。《诗·小雅·南山有台》:“乐只君子,邦家之基。” 郑玄 笺:“人君既得贤者,置之於位,又尊敬以礼乐,乐则能为国家之本。”《后汉书·皇甫规传论》:“故能功成於戎狄,身全於邦家也。” 明 邵璨 《香囊记·点将》:“看他气宇堂堂,威风凛凛,乃朝廷之心膂,为邦家之爪牙。” 孙中山 《同盟会宣言》:“此遭邦家多难,困苦百折。” 廉耻 廉操与知耻 不识廉耻 不顾廉耻的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