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何逊的《九日侍宴乐游苑诗为西封侯作》 全文: 皇德无余让。 重规袭帝勋。 垂衣化比屋。 睠顾慎为君。 翾飞悦有道。 卉木荷平分。 宸襟动时豫。 岁序属凉氛。 城霞旦晃朗。 槐雾晓氤氲。 鸾舆和八袭。 凤驾启千羣。 羽觞欢湛露。 佾舞奏承云。 禁林终宴晚。 华池物色曛。 疏树飜高叶。 寒流聚细文。 晴轩连瑞气。 同惹御香芬。 日斜迢递宇。 风起嵯峨云。 运偶参侯服。 恩洽厕朝闻。 于焉藉多幸。 岁暮仰游汾。
参考注释垂衣见“ 垂衣裳 ”。 比屋(1).所居屋舍相邻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畿传》“ 荀彧 进之 太祖 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《傅子》:“ 畿 自 荆州 还,后至 许 ,见侍中 耿纪 ,语终夜。尚书令 荀彧 与 纪 比屋,夜闻 畿 言,异之……遂进 畿 於朝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五》:“ 罗 与 贾 ,比屋而居。” (2).家家户户。常用以形容众多、普遍。 汉 徐干 《中论·谴交》:“有策名於朝而称门生於富贵之家者,比屋有之。”《魏书·袁翻传》:“ 淮 海输诚, 华阳 即序,连城请面,比屋归仁。” 唐 罗邺 《牡丹》诗:“落尽春红始见花,花时比屋事豪奢。” 宋 司马光 《乞罢陕西义勇札子》:“ 陕西 之民,比屋凋残。” 明 高启 《大水》诗:“ 东江 入门流,比屋如败船。” (3).借称老百姓。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末帝纪上》:“由是文武百辟,岳牧羣贤,至於比屋之伦,尽祝当阳之位。” 清 王士禛 《居易录谈》卷中:“务俾比屋同沾实惠,小民咸受更生,用称朕子爱元元、抚育安全至意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