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薛师董的《酬外湖楼诗》 全文: 小雨润蔬荚,凉风展梧影。 云连沙际白,天开数峰净。 湖楼百尺高,坐觉秋日永。 宽锄十亩园,余事一笑领。 荷枯水却清,桂晚霜未冷。 谁能悲寒螀,聊忻小蛙黾。 饱客新荳菹,驾我双舴艋。 放浪诚有道,居然惜俄顷。
参考注释寒螀(1).即寒蝉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变动》:“是故夏末蜻蛚鸣,寒螿啼,感阴气也。”《尔雅·释虫》“蜺寒蜩” 晋 郭璞 注:“寒螿也。似蝉而小,青赤。《月令》曰:‘寒蝉鸣。’”《文选·谢惠连〈捣衣〉诗》:“肃肃莎鸡羽,烈烈寒螿啼。” 李善 注引 许慎 《淮南子》注:“寒螿,蝉属也。”一说指水鸟。见《文选·刘铄〈拟行行重行行〉诗》 李善 注引 高诱 《淮南子》注。参见“ 寒蝉 ”、“ 寒将 ”。 (2).借指深秋的鸣虫。 唐 张仲素 《秋思》诗之一:“碧窗斜月蔼深暉,愁听寒螿泪溼衣。” 元 萨都剌 《满江红·金陵怀古》词:“玉树歌残秋露冷,胭脂井坏寒螿泣。” 陈三立 《雨》诗:“怀人江海断,鐙火诉寒螿。” 蛙黾即蛙。亦指蛙声。《周礼·秋官·蝈氏》:“掌去蛙黽。” 唐 韩愈 《杂诗》之四:“蛙黽鸣无谓,閤閤祇乱人。” 金 元好问 《出京》诗:“城居苦湫溢,羣动日蛙黽。” 清 陈维崧 《贺新郎·题曹实庵<珂雪词>》词:“多少词场谈文藻,向豪 苏 腻 柳 寻蓝本,吾大笑,比蛙黽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