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岳珂的《林文节绍圣日记前帖赞》 全文: 史本乎公,不厌於复。 重观绍圣以来之记述,初无及于郑雍。 非亲札之具存,虽欲考之而孰从。 如王谊李祉之实迹,遍考史录,皆无预乎此案之中。 郦保姓名,亦各不同。 至于韩忠彦力谏兴狱,直乞陛下且与含容。 安寿面析章惇,以为乡风。 此皆系其人之大节,而金匮之汗青,皆泯泯于二人之忠。 凡此帖纸之所具,以同时附会白帖子之人,犹能秉直以写其衷。 抑可以见人心之是非,本无所蔽蒙也。 然于此时,凡六人者皆有所抗论,独雍首尾噤然若不预者。 佩玉端委,接武夔龙,又何其无一言之献替,广于四总耶。 迎合于始,循默于终,而迄不免于党籍之归,此枉道事人之所以不胜於直躬也。
名句书法欣赏 史本乎公,不厌於复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不厌(1).不嫌;不加以排斥。《论语·乡党》:“食不厌精,膾不厌细。”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战阵之间,不厌诈伪。”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》:“凡此皆有伦有脊之言,虽巧而不厌其巧。” (2).不合。《文选·班彪<王命论>》:“取舍不厌斯位,符瑞不同斯度,而苟昧权利,越次妄据,外不量力,内不知命,则必丧保家之主。”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:“厌,合也。” (3).不满足;不饱。厌,通“ 饜 ”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众皆竞进以贪婪兮,凭不厌乎求索。”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然 回 也屡空,糟穅不厌,而卒蚤夭。”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富者犬马餘菽粟,骄而为邪;贫者不厌糟糠,穷而为姦。” 明 方孝孺 《赠金溪吴仲实序》:“必学於诗、书、礼、乐、六艺之文至於终身而不厌。” (4).不服。《汉书·景帝纪》:“诸疑狱,若虽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厌者,輒讞之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厌,服也。” 不魇,不做恶梦。厌,通“ 魘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