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强至的《苦雨》 全文: 关辅布连岁旱,布耕地千里布赤。 官家布放租税,犹有道边瘠。 群国乞膏雨,童巫叫蜥蜴。 神听久寂寞,民意转凄恻。 天公忽瞑目,一怒乖龙殛。 雨师偃其旁,惊起振厥职。 不复计多寡,倾泻信朝夕。 入地知几犁,地上但盈尺。 渹如三峡注,那辨四檐滴。 落势曾未停,庐井反忧溺。 始知天公难,不易人愿适。 举头告风伯,速吹湿云坼。 却还秋日光,迤逦照阡陌。 俾民布新种,来岁饱麰麦。
参考注释布新更新,建立新的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:“ 申须 曰:‘彗所以除旧布新也。’”《宋书·武帝纪中》:“是以五纬升度,屡示除旧之迹;三光协数,必昭布新之祥。” 廖仲恺 《革命继续的工夫》:“这个革命作用,一面是除旧,一面是布新。” 来岁来年。《周礼·春官·肆师》:“社之日,涖卜来岁之稼。” 郑玄 注:“社祭土为取财焉,卜者问后岁稼所宜。” 晋 陶潜 《酬刘柴桑》诗:“今我不为乐,知有来岁不?” 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丛钞·印卖状元赋》:“梦神授以《来岁状元赋》。” 麰麦大麦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今夫麰麦,播种而耰之,其地同,树之时又同,浡然而生,至於日至之时,皆孰矣。” 赵岐 注:“麰麦,大麦也。”亦泛指麦。《梁书·元帝纪》:“麰麦两穗,出於 南平 之邦。” 宋 曾巩 《喜晴》诗:“眼明意豁万事快,预喜来年麰麦丰。” 清 阮葵生 《茶馀客话》卷三:“岁漕五等,曰正兑,米入京仓……曰麰麦,入京仓,供内府之用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