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楼钥的《送秦仲防制干》 全文: 秦郎相家子,被服一寒士。 不味膏粱珍,嗜书如嗜芰。 仕途乐平进,欲上行或止。 制使护瀛壖,婉画幕中试。 不避痴儿讥,但欲了官事。 君贤他可及,好善无与比。 公余仍进学,访问无巨细。 片言苟有闻,必欲穷根柢。 一介有可观,穷阎必躬履。 老我甘投闲,衡门人所弃。 惟君异时好,时来访生死。 淡交久而敬,清谈或移晷。 一朝语余别,掺祛不容已。 向来二三公,颇亦同臭味。 去去群欲空,今君又行矣。 欲归投金濑,尚眷甬东水。 结交多老苍,要路有知己。 青毡我家旧,勉旃收上第。 先听传除书,使我喜不寐。 别后未想忘,毋爱书一纸。
名句书法欣赏 不味膏粱珍,嗜书如嗜芰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膏粱(1) 肥肉和细粮。泛指肥美的食物 膏粱之味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》 膏粱厚味 (2) 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伯子常自矜荫籍之美,谓 王弘曰:“天下膏梁。唯使君与下官耳。——《宋书·荀伯子传》 寄言纨裤与膏粱,莫效此儿形状!——《红楼梦》 嗜书(1).爱好读书;喜爱书籍。 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文学》:“ 宣宗 嗜书,尝构一殿,每退朝,必独坐内观书,或至夜中烛灺委,禁中谓上为老儒生。” 宋 苏轼 《周教授索枸杞,因以诗赠,录呈广倅萧大夫》:“ 鄴侯 藏书手不触,嗟我嗜书终日读。” 清 王应奎 《柳南随笔》卷一:“﹝ 李馥 ﹞歷官 浙江 巡抚,性嗜书,所藏多善本。” (2).喜爱书法和书法作品。 清 王士禛 《分甘馀话》卷下:“乃作赞,手书之,留庙中,后为好事者取去。郡守梦神告之,追获而还之庙。然则 兴霸 亦嗜书也。” 嗜芰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 屈到 嗜芰。” 韦昭 注:“芰,蔆(菱)也。”《韩非子·难四》:“ 屈到 嗜芰, 文王 嗜菖蒲葅,非正味也,而二贤尚之,所味不必美。”后用以喻指爱好不值得的东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