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蒋之奇的《澹岩(熙宁九年正月二十二日)》 全文: 零陵水石天下闻,澹山之胜难具论。 初从崖口入地底,始见殿阁开重门。 乃知兹洞最殊绝,洞中金碧开祇园。 宽平可容万人坐,仰视有若覆盎盆。 虚明最宜朝日照,阴晦常有黑云屯。 盘虬夭矫垂乳下,巨兽突兀巨石蹲。 木香一株在岩壁,人迹峭绝不可扪。 灵仙飞游享此供,常驾飙驭乘云轩。 我来正逢春雨霁,氛翳开廓阳景温。 呀然双穴露天半,笼络万象将并吞。 只疑七窍混沌在,五窍忘失两窍存。 神奇遗迹未泯灭,至今犹有斧凿痕。 云床石屏极隈隩,昔有居士常潜蟠。 避秦不出傲徵召,美名遂入贤水源。 咸通曾为二蛇窟,元畅演法蛇辄迁。 从兹其中建佛刹,栖隐不复闻世喧。 惜哉此景久埋没,但与赤子安枯禅。 次山子厚爱山水,探索幽隐穷晨昏。 朝阳迫迮若就狴,石角秃鬝如朝髡。 豪篇矜誇过其实,称誉珉石为玙璠。 环观珍宝欲奄有,不到胜处天所悭。 嗟予至此骇未睹,不暇称赞徒惊叹。 恨无雄文压奇怪,好事略与二子班。 芜词愿勒岩上石,勿使岁久词灭漫。
参考注释演法(1).宣讲教义。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论赞》:“亦犹文士製碑,序终而续以铭曰;释氏演法,义尽而宣以偈言。” 唐 李深 《游烂柯山》诗之四:“安禪即方丈,演法皆寂灭。” 明 单本 《蕉帕记·揭果》:“那日演法之时,天曹便欲诛戮。又亏 长春子 求饶,留汝性命。” (2).谓传布教义的方式。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喇嘛一教,较浮屠、天方尤为诞罔……其演法则有‘跳布札’、‘放乌’、‘卜藏’诸技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