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连仲宣的《念奴娇》 全文: 暗黄著柳,渐寒威收敛,日和风细。 □□端门初锡宴,郁郁葱葱佳气。 太一行春,青藜照夜,夜色明如水。 鳌山彩结,恍然移在平地。 曲盖初展湘罗,玉皇香案,近雕阑十二。 夹道红帘齐卷上,两行绝新珠翠。 清跸声乾,传柑宴罢,闪闪星球坠。 下楼归去,觚稜月衔龙尾。
名句书法欣赏 鳌山彩结,恍然移在平地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鳌山 宋元时俗。元宵节用彩灯堆叠成的山,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 恍然(1).犹忽然。 三国 魏 阮籍 《达庄论》:“恍然而止,忽然而休。” (2).猛然领悟貌。 宋 朱熹 《<中庸章句>序》:“一旦恍然,似有以得其要领者。” 清 戴名世 《<汪武曹稿>序》:“天下之从事於举业者,乃恍然悔悟嚮者之非,而思改其所为。” 鲁迅 《彷徨·肥皂》:“‘哦!今天十六?’ 四铭 恍然的说。” (3).模糊不清;茫然。 南朝 齐 王琰 《冥祥记》:“ 达 既昇之,意识恍然,不復见家人屋及所乘轝。” 宋 陈师道 《次韵寄答晁无咎》:“往事不回如过雨,醉梦恍然忘恶语。” 明 邵璨 《香囊记·赶散》:“心酸痛,念我姑,神魂茫然失举措。” (4).仿佛。 宋 韩驹 《题画太一真人》诗:“恍然坐我水仙府,苍烟万顷波粼粼。” 明 归有光 《詹仰之墓志铭》:“予与之谈 秀甫 之为人,恍然如生,相与为泪下。” 明 方孝孺 《书<黄鹤楼卷>后》:“展卷而卧閲之,恍然如乘扁舟出入 洞庭 彭蠡 之上。” 平地 平整土地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