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风味嫌肤浅,精神贵敛藏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道璨的《和冯叔炎梅桂二首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风味风格、特征与趣味、味道 风味小吃 一台地方风味的文艺晚会 肤浅浅薄; 不深刻 由于我们认识肤浅而感到生疏的宗教 精神(1) 指意识、思维、神志等 精神为之。——汉· 王充《论衡·订鬼篇》 (2) 又 俱用精神。 精神复旧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(3)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;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(4) 活力;精力 精神饱满 (5) 活跃;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(6) 意志 不挠之精神。——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 牺牲精神。 敛藏(1).犹殓葬。敛,通“ 殮 ”。《释名·释丧制》:“衣尸棺曰敛,敛藏不復见也。”《新唐书·崔彦曾传》:“既遇害,赂守卒,敛藏其尸。” (2).收购储藏。 唐 陆贽 《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》:“当稔而愿糴者,则务裁其价,不时敛藏。” (3).收藏。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天子树瓜华,不敛藏之种也。” 宋 曾巩 《请改官制前预令诸司次比整齐架阁版籍等事札子》:“凡宪令图牒、簿书案牘,皆当次比整齐,敛藏识别。” (4).蕴藏。 宋 叶适 《<徐斯远文集>序》:“徐观笔墨轻重,以十一敛藏千百,虽铺写纵放,亦无怠惰剥落之态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