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方守敦的《通伯去年属题《碧梧翠竹山馆图》,久未成诗,今偶有触,赋此寄北京》 全文: 家山无限好,况此林馆鲜。 画图伊何人,能传淇澳天。 我家实咫尺,常对此中贤。 泉石坐潇洒,图书富丹铅。 高文述前辈,精灵三百年。 潜思极今古,万象窥云烟。 饥溺有素抱,声名每相牵。 出处亦偶尔,沧桑又纷然。 郁此世界悲,忍以独善全。 江河逝不返,冰霜寒已坚。 侧闻故山思,修修梧竹前。 惟竹有高节,惟梧荫清泉。 萧萧明月夜,泠泠太古弦。 题诗意不宣,待赋归来篇。
参考注释萧萧(1)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。——唐· 李白《送友人》 车辚辚,马萧萧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 (2)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 风萧萧 (3) 冷落凄清的样子 (4)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月夜有月光的夜晚。《魏书·李谐传》:“座有清谈之客,门交好事之车。或林嬉於月夜,或水宴於景斜。”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续集·支诺皋中》:“花盛时,每月夜有小人五六,长尺餘,游於上。” 清 吴敏树 《新修吕仙亭记》:“至於为月夜泛舟之游,无风波卒然之恐,惟亭下可也。” 巴金 《灭亡》第九章:“她很爱月夜,每逢月夜总是睡得很迟。” 泠泠(1) 形容清凉;冷清 白露泠泠 (2) 本指流水声。借指清幽的声音 太古 最古老的时代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