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李昱的《菜圃为邻畜残而作》 全文: 孟尝久不作,吾徒食无鱼。 长斋坐清昼,赖此田中蔬。 仆夫勤灌溉,引水通沟渠。 青青日已长,尽是辛苦馀。 封豕从何来,荐食良可吁。 一残枝蔓伤,再则根祗除。 遂令苍翠场,转盼成空虚。 嗟我在羁旅,草野聊暂居。 惜无樊篱固,怅望徒踟躇。 踟躇将奈何,屏弃犁与锄。 学圃圣所鄙,且读窗下书。
参考注释樊篱 篱笆,比喻对事物的限制 冲破旧的樊篱 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新亭渚别范零陵》诗:“停驂我悵望,輟棹子夷犹。” 唐 杜甫 《咏怀古迹》之二:“悵望千秋一洒泪,萧条异代不同时。” 元 萨都剌 《满江红·金陵怀古》词:“六代繁华,春去也,更无消息。空悵望,山川形胜,已非畴昔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五十回:“却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,等待多时,不见 行者 回来,欠身悵望道:‘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?’” 郭沫若 《北伐途次》二九:“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,有一群 日本 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,其中有几个是我在 汉口 认识的。” 踟躇见“ 踟蹰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