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朱翌的《高风堂》 全文: 一溪之云各为雨,聊与萧王分出处。 乱山深处有生涯,三尺渔竿一枝櫓。 细读怀仁辅义书,先生於世未尝疏。 我已飘然遗物去,斯言却以告司徒。 参政树碑颂遗德,舍人作堂诏无极。 高风之高高几何,下视乌龙六千尺。
名句书法欣赏 我已飘然遗物去,斯言却以告司徒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飘然(1) 形容飘摇的样子 (2) 形容轻飘飘像要飞扬的样子 飘然欲仙 (3) 形容心情轻松的样子 遗物 古代或死者留下来的东西 司徒(1).官名。相传 少昊 始置, 唐 虞 因之。 周 时为六卿之一,曰地官大司徒。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。 汉哀帝 元寿 二年,改丞相为大司徒,与大司马、大司空并列三公。 东汉 时改称司徒。历代因之, 明 废。后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。 明 伊耕 《春怀》诗:“转输坐见司徒急,经略亲看相国行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听稗》:“先祖太常,家父司徒,久树东林之帜;选诗 云间 ,征文 白下 ,新登復社之坛。” 王季思 注:“父名 恂 ,官至户部尚书。这职位大略和古代的司徒相近,因此称他作司徒。”参阅《通志·职官二》、《续通典·职官二》。 (2).复姓。 五代 时有 司徒诩 。见《旧五代史·周书》本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