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拟古诗三十首·其三·曹子建(白马篇)植》 全文: 白马锦连钱,遥从大宛来。 大宛有龙种,其始出天池。 碗蹄善汗血,珍重藏贰师。 汉使持金求,遮攻反居奇。 以此命广利,期至坚城陲。 郡国恶少年,数万人以西。 子辞白首父,夫别红颜妻。 哀鸣忘鸿雁,壮志励熊罴。 雕戈耀日明,羽檄临风驰。 左摧陷鲜卑,右突陵月氐。 青年近亿往,黄发盈千归。 请听天马歌,蒲梢西极徕。 俶傥游阊阖,权奇观玉台。 何如获白狼,犬戎终不随。
参考注释郡国郡和国的并称。 汉 初,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,分天下为郡与国。郡直属中央,国分封诸王、侯,封王之国称王国,封侯之国称侯国。 南北朝 仍沿郡、国并置之制,至 隋 始废国存郡。后亦以“郡国”泛指地方行政区划。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上乃拜 成 为关都尉。岁餘, 关东 吏隶郡国出入关者,号曰‘寧见乳虎,无值 寧成 之怒。’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夫学者贵能博闻也。郡国山川,官位姓族,衣服饮食,器皿制度,皆欲根寻,得其原本。” 唐 元稹 《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》:“当 乾元 、 广德 之间,郡国多事。” 清 刘逢源 《郭泰》诗:“博带雍容七尺身,遨游郡国擅人伦。” 恶少年恶少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发属国六千骑,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,以往伐 宛 。”《汉书·昭帝纪》:“发三辅及郡国恶少年吏有告劾亡者,屯 辽东 。” 颜师古 注:“恶少年谓无赖子弟也。” 唐 杜甫 《驱竖子摘苍耳》诗之三:“寄语恶少年,黄金且休掷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八:“三日前有好几个恶少年挟了几个上厅有名粉头,税了此房吃酒赌*钱。” 清 赵翼 《子才过访草堂》诗:“髭鬚虽已白,狂过恶少年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