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晁公溯的《冯万州当可以洞庭春色遗王子载盖用安定郡王》 全文: 秋风洞庭波,霜落洲渚出。 黄芦半倾倒,江树无复色。 独余千木奴,后皇所嘉植。 芳辛有余味,不减玉斚沥。 可令披黄苞,以甘授欢伯。 酿成无边春,吞此云梦泽。 犹持陶家轮,断取李衡宅。 纳之翁盎中,未觉宇宙窄。 方当玉腴熟,溜溜糟床滴。 尚带含霜容,未饮香满室。 味夺桑落醇,色轻蒲萄碧。 夷考无前闻,畴能妙仪狄。 流传自王家,遗法后世得。 不宜博凉州,时可饷宾客。 辍餐茗战罢,持用解水厄。
名句书法欣赏 辍餐茗战罢,持用解水厄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茗战犹斗茶。品茶。 唐 冯贽 《云仙杂记》卷十:“ 建 人谓鬭茶为茗战。” 清 余怀 《板桥杂记·雅游》:“酒兵茗战之餘,微闻薌泽。” 水厄(1).溺死之灾。《北齐书·循吏传·房豹》:“ 绍宗 自云有水厄,遂於战舰中浴,并自投於水,冀以厌当之。” 唐 谷神子 《博异志·李全质》:“ 全质 纔寐,即见戴圆笠紫衣人来拜谢曰:‘公平生有水厄,但危困处,某则必至焉。’”《醒世恒言·马当神风送滕王阁》:“郎君奇才,能动江神,乃得获安;不然,诸人皆不免水厄。”《林则徐日记·道光二十一年闰三月十五日》:“闻旬日前……遭风覆舟。 补之 眷属俱救起, 瑞令 则一男两女并遭水厄矣。” (2). 三国 魏 晋 以后,渐行饮茶,其初不习饮者,戏称为“水厄”。后亦指嗜茶。《太平御览》卷八六七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》:“ 晋 司徒 王濛 好饮茶,人至輒命饮之,士大夫皆患之。每欲候 濛 ,必云:‘今日有水厄。’” 北魏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·正觉寺》:“﹝ 刘縞 ﹞专习茗饮, 彭城王 谓 縞 曰:‘卿不慕王侯八珍,好苍头水厄。’” 清 金农 《湘中杨隐士寄遗君山茶奉答》诗之三:“答他纱帽笼头坐,水厄虚名直浪传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