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题碧静堂》 全文: 碧者自成静,静非碧所知。 安名与立字,都因人所为。 有为胥邻幻,此语非我欺。 然则斯题额,非誉徒招嗤。
参考注释然则 连词,用在句子开头,表示“既然这样,那么…” 是进亦忧,退亦忧,然则何时而乐耶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题额(1).题写门楣或匾额。 唐 韦绚 《刘宾客嘉话录》:“﹝ 智永 ﹞住 永欣寺 ,积年学书,后有笔头十瓮,每瓮皆数万。人来觅书兼请题额者如市。”一本作“ 题头 ”。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高江村》:“又上登 金山 ,欲题额,濡毫久之。 江村 乃拟‘江天一览’四字於掌中。” (2).指匾额上的题字。 清 袁枚 《新齐谐·长鬼被缚》:“﹝ 沉厚餘 ﹞入门悄然,将升堂,见堂上先有一长人端坐,仰面视堂上题额。 沉 疑非人,戏解腰带潜缚其两腿。” 非誉非议和称誉。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天下之非誉,无益损焉。”《荀子·正名》:“不动乎众人之非誉,不治观者之耳目。”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非誉相纷,怨德并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