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李益的《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》 全文: 委绶来名山,观奇恣所停。 山中若有闻,言此不死庭。 遂逢五老人,一谓西岳灵。 或闻樵人语,飞去入昴星。 授我出云路,苍然凌石屏。 视之有文字,乃古黄庭经。 左右长松列,动摇风露零。 上蟠千年枝,阴虬负青冥。 下结九秋霰,流膏为茯苓。 取之砂石间,异若龟鹤形。 况闻秦宫女,华发变已青。 有如上帝心,与我千万龄。 始疑有仙骨,炼魂可永宁。 何事逐豪游,饮啄以膻腥。 神物亦自閟,风雷护此扃。 欲传山中宝,回策忽已暝。 乃悲世上人,求醒终不醒。
参考注释文字(1) 记录语言的符号,如汉字、拉丁字母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在“琅琊山刻石”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,盖依类象形,故谓之文,其后形声相益,即谓之字。文者物象之本,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。——《说文解字叙》 (2) 文章;作文 文字通顺 (3) 语言的书面形式,如汉文、俄文 (4) 文书;公文 行文字 (5) 密信 得此文字 古黄传说中的神马名。《逸周书·王会》:“犬戎文马,而赤鬣縞身,目若黄金,名古黄之乘。”《初学记》卷二九引《符瑞图》:“腾黄者,神马也。其色黄,一名乘黄,亦曰飞黄,或作古黄,或曰翠黄,一名紫黄。其状如狐,背上有两角,出 白民 之国,乘之寿可三千岁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