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郑浣的《赠毛仙翁》 全文: 至道无名,至人长生。 爰观绘事,似挹真形。 方口渥丹,浓眉刷青。 松姿本秀,鹤质自轻。 道德神仙,内蕴心灵。 红肌丝发,外彰华精。 色如含芳,貌若和光。 胚浑造化,含吐阴阳。 吾闻安期,隐见不常。 或在世间,或游上苍。 猗欤真人,得非后身。 写此仙骨,久而不磷。 皎皎明眸,了然如新。 蔼蔼童颜,的然如春。 金石可并,丹青不泯。 通天台上,有见常人。 俗士观瞻,方悟幽尘。 君子图之,敬兮如神。
参考注释猗欤见“ 猗与 ”。 真人(1) 亲身和活着的人 在银幕上…但决非真人 (2) 道教称有养本性或修行得道的人,多用做称号 得非犹得无,莫非是。《魏书·郭祚传》:“ 祚 曰:‘高山仰止。’ 高祖 曰:‘得非景行之谓?’” 唐 杜甫 《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》:“得非 玄圃 裂,无乃 瀟湘 翻。” 清 洪昇 《长生殿·雨梦》:“呀,何处歌声,凄凄入耳,得非梨园旧人乎?” 后身(1) 身体的后背部分 我只看见个后身,认不清是谁 (2) 上衣等的背后部分 这件衬衫后身太长了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