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之世的《和午窗坐睡》 全文: 家有癯仙椅,坐卧便首肘。 海舶致之来,今复为吾有。 久失还故乡,坐忘不知久。 偃息妥营魂,安閒舒足手。 侍僮疑入定,客到讶中酒。 我生同草木,不材以为寿。 华巅难返童,神理当不朽。 此中别有缘,睡觉两不受。 无想亦无因,非净亦非垢。 纵然化蝶去,不梦漆园叟。
参考注释故乡 家乡,自己出生的地方 愿驰千里足,送儿还故乡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 坐忘道家谓物我两忘、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堕肢体,黜聪明,离形去知,同於大通,此谓坐忘。” 郭象 注:“夫坐忘者,奚所不忘哉!既忘其迹,又忘其所以迹者,内不觉其一身,外不识有天地,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。” 唐 孟浩然 《游精思题观主山房》诗:“渐通玄妙理,深得坐忘心。” 清 钱谦益 《<颜子疏解>叙》:“不违仁者三月也,不违如愚者终身也。忘仁义,忘礼乐,而至于坐忘也。”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