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毕仲游的《早寒》 全文: 十月清宵永,空斋已怯寒。 霜篱飞叶密,风案拂沙乾。 晏叔狐裘稳,公孙布被完。 檐澌方缀瓦,井冻渐封干。 饱食留鹰距,虚惊落雁翰。 谁来沽酒饮,自笑典衣难。 想望存心曲,嘻吟恣笔端。 河冰思泽国,路雪寄长安。 邑邑炉灰冷,荧荧烛烬阑。 门前生计在,苇席称车单。
参考注释沽酒(1).从市上买来的酒;买酒。《论语·乡党》:“沽酒、市脯,不食。” 唐 韩愈 《赠崔立之评事》诗:“墙根菊花好沽酒,钱帛纵空衣可準。” 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坎坷记愁》:“﹝余﹞夜至 江阴 江 口,春寒彻骨,沽酒御寒,囊为之罄。” 续范亭 《一九四二年春养疴延安交际处茅屋闻晋西北敌人残酷扫荡有感》诗:“城南有茅屋,结构在西坡。沽酒临北市,汲水下东河。” (2).卖酒。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散不足》:“古者不粥飪,不市食。及其后,则有屠沽,沽酒市脯鱼盐而已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杭州春望》诗:“红袖织綾夸柿蔕,青旗沽酒趁梨花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十五回:“篱外高悬沽酒旆,柳荫闲缆钓鱼船。” 典衣(1).典押衣服。 唐 杜甫 《曲江》诗之二:“朝回日日典春衣,每日江头尽醉归。” (2).指饮酒。 清 曹寅 《读朱赤霞寄后陶诗漫和》:“衙罢典衣违例禁,病餘丸药避章纠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