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造的《八月晦试院中作》 全文: 官居课程地,生有文字癖。 诚知蟁负山,讵得辞此檄。 嘉禾古多士,孰者非巨擘。 老眼不待封,旧苦眩花隔。 勿云石贾玉,箴失眸亦得。 捧心若为妍,窍鈇徒自匿。 陆海贪穷搜,奇宝多偶获。 巧常昏金注,勇或便大敌。 清醳聆邹琴,款识辨周鬲。 颇收半段枪,遐念连城璧。 渠应悔羔袖,吾敢厌鸡肋。 抚囊搴利颖,体国免素食。 明朝罗客拜,定自百夫特。 俗无抛砖恶,归舟缓张席。
参考注释负山(1).背山。喻力不胜任。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其於治天下也,犹涉海凿河,而使蚉负山也。” 成玄英 疏:“蚉虫至小,山岳极高,令其负荷,无由胜任。” 北齐 刘昼 《新论·均任》:“是以君子量才而授任,量任而授爵,则君无虚授,臣无虚任,故无负山之累,折足之忧也。” 周实 《痛哭》诗之四:“壮志未酬填海岛,痴心枉作负山蟁。” (2).背后依山。《汉书·南粤传》:“且 番禺 负山险阻,南北东西数千里,颇有中国人相辅,此亦一州之主,可为国。”《新唐书·突厥传上》:“帝见怜之,以 虢州 负山,外麕鹿,有射猎之娱,乃拜为刺史。” 清 吴伟业 《鹿樵纪闻·绣花针传》:“ 恩平 负山带海,俗习剽刦。” 讵得岂能;怎能。 晋 陶潜 《搜神后记》卷五:“日已向暮,前村尚远。 临贺 詎得至。”《北史·拓拔暉业传》:“尔不及一老嫗,背负璽与人,何不打碎之!我出此言,知即死,然尔亦詎得几时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