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温庭筠的《夜宴谣》 全文: 长钗坠发双蜻蜓,碧尽山斜开画屏。 虬须公子五侯客,一饮千钟如建瓴。 鸾咽姹唱圆无节,眉敛湘烟袖回雪。 清夜恩情四座同,莫令沟水东西别。 亭亭蜡泪香珠残,暗露晓风罗幕寒。 飘飖戟带俨相次,二十四枝龙画竿。 裂管萦弦共繁曲,芳樽细浪倾春醁。 高楼客散杏花多,脉脉新蟾如瞪目。
参考注释繁曲犹繁琐。 清 唐甄 《潜书·取善》:“登降有数,揖让有数,酬酢有数,进退有数,岂故为是繁曲以劳人之四体哉?疎於外者懈於内,略於文者亡其实。” 芳樽亦作“ 芳尊 ”。亦作“ 芳罇 ”。精致的酒器。亦借指美酒。《晋书·阮籍等传论》:“ 嵇 阮 竹林之会, 刘 毕 芳樽之友。” 唐 李颀 《夏宴张兵曹东堂》诗:“云峯峨峨自冰雪,坐对芳罇不知热。” 唐 杜甫 《赠虞十五司马》诗:“过逢连客位,日夜倒芳樽。” 宋 刘敞 《独行》诗:“却谢芳尊酒,悠悠谁与欢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金缕曲》词之三:“生怕芳尊满,到更深迷离醉影,残鐙相伴。” 细浪微小的波纹。 唐 杜甫 《城西陂泛舟》诗:“鱼吹细浪摇歌扇,燕蹴飞花落舞筵。” 金 元好问 《梁园春》诗之二:“暖入金沟细浪添, 津桥 杨柳緑纤纤。” 毛泽*东 《长征》诗:“ 五岭 逶迤腾细浪, 乌蒙 磅礴走泥丸。” 春醁唐 人之酒多以“春”命名,故以“春醁”泛指美酒。 唐 温庭筠 《夜宴谣》:“裂管縈弦共繁曲,芳尊细浪倾春醁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