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吕天策的《咏洗心堂得鸟鸣山更幽·其五》 全文: 环沙饶沃壤,农工敏锄耰。 青秧拥翠被,大堤蔽吴牛。 渔商蛮獠杂,结屋桑柘幽。 翁妇顾相喜,占风知有秋。 吾侪拙生事,腹果即无求。 年丰预有托,一饱不难谋。 钟鼎固乐矣,其乐如是不。 未可议鹏鴳,各尽逍遥游。
参考注释未可 不可 逍遥游《庄子》篇名。篇中借用大鹏和小鸠、大椿和朝菌的比喻,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自己本性和客观环境,主张各任其性,放弃一切大小、荣辱、死生、寿夭的差别观念,便能逍遥自在,无往而不适。后用以指自由自在,无拘无束的游玩。 唐 陆龟蒙 《补沉恭子诗》:“虽非放旷怀,雅奉逍遥游。携手桂枝下,属词山之幽。” 宋 苏轼 《九日次定国韵》:“会当无何乡,同作逍遥游。” 郭沫若 《当前诗歌中的主要问题答诗刊社问》:“地球自转一周,坐在地上不动的人,也算作了逍遥游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