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天桥山歌》 全文: 亭子四面云山顶,东瞻案衍拖横岭。 岭上天桥对我亭,舆梁谁驾虚无境。 仙人来往扶栏游,彼岸奚藉一苇浮。 祖龙鞭石空费力,何如天造非人谋。 武夷长虹事乃幻,谢傅永安桑海变。 恰似嵩山玉女窗,中秋月每从中见。
参考注释仙人 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、长生不老的人 来往(1)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(2) 通行 翻修路面,禁止车辆来往 (3) 联系、交往或接触——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(4) 左右;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扶栏 扶手用的栏杆 彼岸(1) 另一边,对岸 大西洋彼岸 (2) 比喻所追求和向往的一种境界 到达理想的彼岸 (3) 佛教。认为脱离尘世烦恼、取得正果之处 一苇《诗·卫风·河广》:“谁谓河广,一苇杭之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言一苇者,谓一束也,可以浮之水上而渡,若桴栰然,非一根苇也。”后以“一苇”为小船的代称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贺邵传》:“臣闻否泰无常,吉凶由人, 长江 之限不可久恃,苟我不守,一苇可航也。” 宋 苏轼 《游武昌寒溪西山寺》诗:“今朝横江来,一苇寄衰朽。” 明 刘基 《旅兴》诗之一:“那无一苇航,繁念空悠悠。” 清 林则徐 《中秋炮台眺月》诗:“日午潮回擢东指,顺流一苇如轻鸥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