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处权的《送范才元》 全文: 古云七尺驱,不及一尺面。 纷纷阅人久,过眼今乃见。 吾弟外门杰,籍甚东周彦。 澜翻倒三峡,浩博横万卷。 不减王夷甫,似是曹子建。 抱负三十年,始遇相君荐。 声名彻当宁,赐对金銮殿。 乃不留石渠,颇动荐绅叹。 大藩须按察,此事君亦漫。 遥知闭斋阁,幽讨在几案。 岁月局上消,山水琴中玩。 官池本不浑,慎勿惊鱼乱。 明年麦秋残,荔子承清宴。 即席酒椽笔,可酢风味献。 归来佐中兴,密勿膺帝眷。 不忍话艰难,江淮尚酣战。 乃翁月旦评,饱学富文翰。 当年蒙赏音,好我置华馔。 侑觞出歌舞,色温微笑粲。 回头隔生死,拊事脸必泫。 而今百无堪,老大足忧患。 读书只自误,株愚不知变。 平生一丘壑,竞此岂其慢。 正可卷而怀,安於素贫贱。 故乡无巢归,客子斗身健。 功名要晚就,婚嫁须早办。 浮萍偶相值,怅此临岐饯。 更待南雁回,书来警衰愞。
参考注释即席(1) 当场;当座 臧盾之饮,肖解之文,皆即席之美也。——《南史·肖解传》 一次出色的即席演说 (2) 就席;入席 来宾陆续即席 椽笔《晋书·王珣传》:“ 珣 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,既觉,语人云:‘此当有大手笔事。’俄而帝崩,哀册諡议,皆 珣 所草。”后因以“椽笔”指大手笔,称誉他人文笔出众。 宋 王安石 《英宗皇帝挽辞》之一:“谁当授椽笔,论德在琼瑶。” 金 刘迎 《代王簿上梁孟容副公》诗之一:“妙年椽笔赋《长杨》,一日声名满四方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罗刹海市》:“先生文学士,必能衙官 屈 宋 。欲烦椽笔赋‘海市’,幸无吝珠玉。” 叶楚伧 《和仓海秋怀》之七:“儘有金甌毁一角,可堪椽笔扫三军。” 风味 风格、特征与趣味、味道 风味小吃 一台地方风味的文艺晚会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