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吴琏的《吴斗南谓人生须行乐何拘拘不出写以奉答》 全文: 人各持一心,心各主其事。 显晦道本同,语默理无二。 鲁男深闭门,柳公置怀次。 凁水时拒妾,东山日携妓。 伯夷耻周粟,太公赞周治。 严陵戏横足,尼父肃屏气。 辟佛闻韩公,押僧见苏氏。 闭门著道德,历国说仁义。 汲黯摅直忠,陈平弄奇计。 独醒沈汩罗,盗饮卧邻地。 谁适更谁莫,谁非更谁是。 君子何必同,亦仁而已矣。
参考注释道德(1)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,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。——唐· 韩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 作为校长,他要求在学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标准和礼貌规矩 (2) 合乎道德的 历国游历各国。 汉 刘歆 《移书让太常博士》:“是故 孔子 忧道不行,歷国应聘,自 卫 反 鲁 ,然后乐正。” 宋 苏轼 《次韵子由与孔常父唱和》:“虽非蒙倛状,尚有歷国苦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鲁连》诗:“ 仲连 初歷国,排难能解纷。” 仁义(1) 宽厚正直 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 仁义之举 (2) 〈方〉∶性情温顺,通达事理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