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朱翰的《拟长安即事》 全文: 莺啼燕语满长安,况是东风积雨乾。 几处楼台成落寞,九重宫阙倚高寒。 花飞汉苑春将尽,人去秦关路正难。 愧我虚名何所用,十年身世此盘桓。
参考注释莺啼燕语亦作“鸎啼燕语”。1.莺啼婉转,燕语呢喃。形容春光明媚。 唐 皇甫冉 《春思》诗:“鶯啼燕语报新年, 马邑 龙堆 路几千。” 唐 孟郊 《伤春》诗:“千里无人旋风起,鶯啼燕语荒城里。” (2).比喻女子悦耳的语声。《警世通言·庄子休鼓盆成大道》:“那妇人并不起身,运扇如故,口中鶯啼燕语,説出几句不通道理的话来。” 清 李渔 《无声戏·谭楚玉戏里传情,刘藐姑曲终死节》:“只因他学戏的时节,把那些鶯啼燕语之声,柳舞花翻之态,操演熟了,所以走到人面前,不消作意,自有一种云行水流的光景。” 明 刘基 《弋阳方氏寿康堂》诗:“鸎啼燕语日高起,羽觴沉沉浮春醪。”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汉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东风(1)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。——南唐· 李煜《虞美人》 (2) 春天的风 (3)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,荡尽人间群魔妖。——《天安门诗八首》 积雨 长久下雨 积雨成灾 |